【现场急救】 衣服、报纸、笔都能成为急救品
意外发生后,难免受伤,比如出血、骨折。在发病前几分钟和发病后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病员最重要时刻,医学上称为“救命的黄金时刻”。为此,昨日,记者特地采访了福州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老师吴金祝,他教我们用身边的物件急救。
他说,出现意外后,先判断病人意识是否清醒,可以高声呼喊:“喂,您怎么啦?”拍拍病人面颊或双肩,若其意识清醒,一般就有心跳和呼吸,问题就不大。然后马上拨打120或者呼救。
有心跳和呼吸,再判断是否有失血,然后判断是否有骨折,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处理伤情。
失血:用衣服布条包扎
在意外情况下受伤,四肢容易动脉大出血,没有止血带情况下,可用丝巾、毛巾、鞋带、衣服布条止血。
吴金祝说,上肢出血时,布条应该绑在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应该绑在大腿中、下1/3交界处。以上肢出血为例,可以用布条围绕上臂上1/3处,缠绕几圈,用笔或者木枝等绞紧,要让手臂摸不到脉搏;然后再用另一条细布条或者鞋带绑紧。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1—2分钟,免得肌肉因长期缺血坏死。
无呼吸:按压30次,吹气2口
若发现病人无呼吸,应该帮助其打开气道,然后捏住患者鼻子并用你的嘴盖住患者的嘴进行吹气,吹到你看到患者胸部隆起,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如仍无呼吸,就要胸腔按压。首先要找准心脏的位置,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再往上两指头的位置就是心脏,然后以100次/分钟的速度下压30次,吹气2口,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若心脏自动发出恢复跳动声音、瞳孔由原来的散大自动缩小恢复正常,说明人被救活了。
骨折:用报纸、杂志来固定
坠落很有可能出现骨折,比如四肢骨折、颈椎骨折、腰椎骨折等。发病伤员骨折,应先固定,后移动。前两者可用报纸、杂志、小木板固定,后者需要用门板或者木板等硬担架。
吴金祝说,四肢骨折可以用杂志或书本卷曲后裹在骨折处,再用布条或者毛巾捆扎好。杂志或书本长度要超过肘关节。
若颈椎骨折,可把报纸或者厚的浴巾,折叠成15厘米宽,垫在下巴下,绕脖颈一周,用布条捆扎好。
若是腰椎骨折,要把病人移至硬的担架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