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是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因而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宋健说,一方面,经济转型使单位制解体,曾经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养老资源更多依赖家庭成员和政府,对于在单位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年人而言,会有明显的失落感和被遗弃感。经济转型同时加大了年轻人的就业竞争和工作压力,工作和家庭兼顾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甚至有些年轻人经济拮据,不得已需要“啃老”生存,更是颠倒了正常的代际经济流动方向。
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往城市,农村老年人更多“留守”家乡,不仅失去了子女的陪伴和照料,而且还要承担起繁重的农业和家务劳动,甚至需要同时成为孙辈的监护者和照料者。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背景下,养老、照料、医疗等资源的不足使农村老龄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养老保障和医疗问题亟待解决,贫困农村地区情况更加严重。
卫计委家庭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环境,家庭养老依然是老年人生活安排的主要形式。但在我国的老年人社会政策体系中,缺乏对有老年人的家庭的支持,更缺乏直接为老年人和赡养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的政策。”
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
——发展社会养老、支持家庭养老,同步改善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
“现在我爸妈身子骨还好,能照顾自己。再过些年,各种病会慢慢找过来。我想把他们接来北京住。”刘源说,父母也有他们的想法,他们不想来北京,希望去养老院。现在,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难进得很;私立养老院的价格又高得离谱,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希望国家在养老服务、社会保障这方面能够加大投入。
“最近,老家镇子上建了一家养老院,村里不少老人都住进去了,听人说,那里设施很齐全,厨房餐厅、棋牌室,这些都有,老人的生活能得到保障。”杨波告诉记者,以后父母如果愿意的话,也让他们住进去,如果不愿意的话,我就和老婆回去照顾他们。
“就目前的社会条件而言,政府不仅需要大力发展机构养老等社会养老方式,来补充家庭养老的不足,更要注重对家庭养老的直接支持,通过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安排来加强家庭的养老功能。” 卫计委家庭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说。
“首先应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采用积极老龄化战略,在全社会增强人们对于老龄化的认识。”宋健说,每个个体有责任有必要在年轻时积累健康、人脉、资源和财富,以应对老年时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每个老年人要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保持乐观健康心态。其次,应制定有利的税收、住房、照护等相关政策,保障家庭成员有能力、有意愿赡养老年人,使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尽享天伦之乐。据了解,卫计委将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努力建立以社区为依托,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并重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认为。中国正在由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向消费拉动型经济。一般认为,老年人消费能力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但是杨燕绥表示,随着经济发展,现在的老年人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老年人,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当70、80、90人群多起来,50、60人群即是年轻的老人。这部分比较年轻的老人完全可以参与到老龄人口资产结构改善中来,提高其购买能力。届时,老龄人口就不是负担,而是推动银发经济的动力,并逐步形成老龄人口红利,包括人力资本投入、消费、投资等。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抓紧时间做准备。”她认为,我国应加快培育老龄人口的养老资产,包括人力资本和就业能力、二元结构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障和补充健康保险、老年房产和其他资产;还应改善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包括代际转移支付、劳动经营和财产性收入等;此外还要采取措施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力,包括中年养老理财和子女为老人购买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体系、老龄产业发展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