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喜欢这里的海洋动物了,你看他玩得多开心,都舍不得走了。”20日,武夷山添宏极地海洋公园,来自三明的李季丹女士,看着孩子贴着玻璃墙与企鹅开心戏耍,脸上挂满了笑容。
“游完海洋公园,晚上带孩子去看‘印象大红袍’,明天去主景区登天游、坐竹筏,下午去冰雪王国主题公园,晚上再去看‘武夷水秀’。”这两天,李女士一家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她说,武夷山这几年变化很大,大人可玩的地方多了,孩子也有了可乐的去处。
“十二五”以来,武夷山持续创新旅游业态,走出了“旅游+文化、旅游+互联网、旅游+健康”的新模式,形成主题景区、乡村旅游、休闲线路等业态和特色高端休闲聚落,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吸引力不断增强。
武夷山旅游产业之变,是我市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的缩影。“十二五”期间,围绕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城市的目标,我市全力组织实施培育“千亿旅游产业”行动计划,并以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为主线,树立“大旅游、大行管、大产业、大武夷”意识,围绕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可回头”等方面,做足做好旅游发展文章:
以打造“中国式养生为特色的国际度假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地”为目标定位的273个项目拉开大幕;
154家星级、主题、精品饭店和一批旅游购物广场加紧推进;
武夷山机场加快提升改造,通往重点旅游区(点)的道路和城市绿道迅速布局完善;
优秀旅游城市形象渐入人心,旅游标准化和智慧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五年来,全市实施的补齐旅游要素短板、丰富旅游内涵的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超200亿元,新增4A级旅游景区7家,3A级旅游景区16家、休闲集镇7家、特色村23家、A级旅行社33家,促进了文化旅游、红色乡村旅游、温泉旅游、观光工厂等一批新业态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我市展开了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主要客源地为重点,以互联网营销和精准营销为策略,实施上下联动,推进跨行业、跨区域合作,持续开展了“清新福建·一元门票游大武夷”“低碳之旅·畅游武夷”等活动,倡导成立了包括合肥、铜陵、芜湖、宣城、黄山、上饶、宁德、福州等闽赣皖九地市“合福高铁旅游媒体联盟”,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更多游客“引进来、留下来”。
乘着高铁时代到来的东风,随着一大批旅游重点项目的实施、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和宣传营销活动的持续开展,大武夷旅游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全市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1.09亿人次,年均增长17.29%,实现旅游总收入超1348亿元,年均增长18.94%。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15年,全市旅游人数2925万人次,比增16.9%,旅游收入371.6亿元,比增18.9%,累计接待游客数和总收入两项指标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
全新的“十三五”,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以武夷山为龙头的大武夷旅游圈,将作为全省重点提升的五大产业聚集区,打造成为世界遗产黄金旅游区,我市与三明、宁德、龙岩等地必将形成山地生态休闲旅游聚合发展的新局面。
(郑金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第二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会开幕2025-05-1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