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路终于打通,这下出行真是方便多了!”7月24日,家住永定区凤城街道南郊社区的黄爱容高兴地对笔者说。
黄爱容口中的断头路是连接城区环城西路和沿河西路的大路巷,原本路又窄又堵,坑坑洼洼,居民出行十分不便。今年4月,这条路终于打通,赢得了群众一片叫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工作大于天。”居民的呼声就是永定区委、区政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近年来,永定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一个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今年计划实施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项目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4.8%。
住上新房不再难
“我们夫妻俩同时下岗,要想在城区买房十分困难。现在有了经济适用房,才花了21万,居住条件好,交通又方便,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住房问题。”家住凤城街道凤祥小区的邓菊珍高兴地对笔者说。
今年50多岁的邓菊珍十几年前夫妻双双从永定电化厂下岗,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得益于永定保障性住房政策,夫妻俩去年顺利买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全家非常高兴。“小区共有1250套保障房,已交房1040户,入住了870多户。”凤祥小区物业负责人陈丽花说,“小区功能正在不断完善,目前已有一所中学,小学和市场正在建设。”
近年来,永定区继续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累计投入约4.2亿元,统筹推进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多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各类棚户区改造,建成保障房2200多套,真正使住房惠及民生,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一栋栋新房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安居梦,不仅改变了城区的容貌,更改善了那些“望楼兴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休闲娱乐有去处
“一河两岸”滨河绿廊工程是近年来永定区实施的民生健身休闲项目,绿廊全长16公里,建设一河两岸景观栈道、绿地景观、防洪堤、城区沿河道路白改黑、休闲公园等。截至目前,“一河两岸”景观栈道示范段(一期)已完工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城市基础建设品味,改善了交通,还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娱乐设施。
“春霭园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经过改造真是焕然一新。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在这里散步、跳舞、休憩,感到很舒服。”家住凤城街道金凤社区的陈阿姨竖着大拇指说。永定区围绕“做精做美”城区,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投入200多万元改造提升河滨路春霭园,实施公厕、亭榭、柱台升级改造及公园的绿化亮化,新建对歌廊,增加景观灯、亲水台和其他休闲设施。退休老同志李荣鑫对此很满意:“改造后的春霭园干净了、美观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且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好去处。”
外出停车不再愁
“一到节假日,道路两旁就停满了车。”居住在城区龙凤花园的曾丽玲告诉笔者,尤其到了晚上,街道两侧占满车辆,行车都难,更别说找位置停车。“现在好了,新建了那么多停车场,我的车停在里面,也不用担心被不小心刮擦到。”曾丽玲开心地说。
近年来永定城区的汽车日益增多,旧的市政设施已无法满足群众停车需求,停车难导致九一路、南门街等5条主要街道成了大型“停车场”,车辆拥堵加剧。
立足群众所想、所盼、所忧,去年以来,永定区投入380万元,新建、改建7个停车场分布各个片区,总占地面积约23825平方米,向市民提供555个停车位。各停车场按照规范化标准设置了出入指示牌,划好车位线,安装监控摄像、镀锌防护栏等。同时,在多个重要路段,优化设计增加路面公共停车位约205个。(通讯员 刘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