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爆款,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除了上文活跃在一线的“爆破工”,GQ还展开与媒体人、消费者、品牌公关、买手店、“被抄袭独立设计师”的对谈,从所有人的口中一窥爆款生态如何渗透入我们的美学、产业及社会中。
“原来躺在我购物车里的是假货”——本土设计师这样说
由90后海归设计师雷留树和蒋雨彤共同建立的独立时装品牌Shushu/Tong,系列一经推出备受好评。今年一月,某微博粉丝超过200万的明星级网红发布了一条微博:“买了件国内设计师品牌的衣服,感觉还不错哦”,配以一张身着Shushu/Tong当季牛仔夹克的自拍照片。雷留树说,这位夹克之后最先迅速在连卡佛售罄,几日之后,同款遍布淘宝。
雷留树:“如果淘宝上定价特别低的那种 我觉得在面料和工艺上都是没有可比性的。 因为我们的客户群也不一样,但是比较讨厌的是那些假代购之类的——卖的价钱和我们的定价差不多,真的会有不知道真相的朋友去买。”
“之前有一个时尚博主在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文章,提到我们,我看到下面好几个留言是 :‘原来这个衣服是Shushu/Tong的,原来躺在我购物车里的是假货。’如果淘宝上定价特别低的那种,我觉得在面料和工艺上都是没有可比性的 ,因为我们的客户群也不一样。时装圈里的东西真的要在圈外 普及开来,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来培养的。”
“但是我觉的今天讨论的问题主要还是在消费者的一个正品意识上,我觉得有一天大家都觉得在网上下载音乐本来就应该付费的时候,大概购买假冒时装的人就会很少了。 可能很多人现在还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人侵犯了别人的事儿 。”
“没有声音比消极声音更可怕?!”——品牌公关这样说
GQ:讲讲你理解的明星效应?
XY:明星效应的弱化一定程度是有的,不止是因为社交媒体的速度,也在于更多意见领袖(KOL)的影响力变强。但即使是这样,从品牌的角度来说,目前还是处于无法不做明星合作的状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明星有其不可替代性 ——比如明星是有作品或者是自带话题的存在,他们在公众视线里是相对长期的。
从品牌来说,选择刚红起来的、就要红起来的明星合作,就像买潜力股票一样是一种长线策略,抱着很美好的期待希望明星越来越红的状态带动品牌的声音,比如周迅与Chanel可能可以作为早年间的一个有趣实例。而如今,就中国而言,品牌在选择明星,在判断明星的粉丝群体时却属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有些品牌很难找到能够完美诠释自己品牌形象的本土明星。这种捉襟见肘没有选择可是又要做选择的时候,往往只能寄希望于潜力股。也因此会出现一个比较乱的情况。
GQ:明星同款同时带动正品和仿品的畅销,那么面对近些年来尤其起来的 “过多、过于刻意的针对当红、刚刚红起来的明星的品牌植入让人对品牌感到反感” 这种来自大众的指责,品牌是否具体感到了这种明星效应、爆款的消极影响?
XY:对于消极影响而言,现在的市场更多是没有声音反而比消极声音更可怕,就好比国外,如果个人没有信用记录就等于信用记录不好。另外,对于消极影响的判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多新生代明星在舆论上喜恶比较极端、分化,接管账号、代言品牌的事情他们的粉丝开心还来不及,意见领袖的否定又如何?大众还是会买单,还是会观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甜找出15个字是什么?汉字找茬王找字甜关卡2023-04-1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