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第一天,八仙山公园荣登市民游玩休闲的“热门榜”。公园里,野餐、散步、跑步、游玩的人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当天,八仙山公园里的游客有上万人。
今年是八仙山公园投入建设的第十五个年头。经过十五年的精心打造,现在的八仙山公园,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山水相依,形成了以八仙阁、古大厝、书法石刻园、亲子乐园、桃花林等为主要景点的城市综合性山地公园。
八仙阁、八仙湖成为游客必去的“打卡点” 记者 陈巧玲 摄
顺势而为造“氧吧”
每天傍晚,在八仙山公园的八仙湖,总是可以遇到前来“喂鸭”的小朋友谢文芯。
2周岁的谢文芯和湖中的这群绿头鸭已经成了好朋友。“我孙女每天都记挂着这些小动物,所以每天都得带她来公园里走走逛逛。公园里流水潺潺,虫鸣鸟叫,山林的大树密密麻麻,是孩子游戏的一个好去处。”谢文芯的奶奶笑着说道。
正如谢文芯奶奶说的,这座占地1019亩的城市综合性山地公园,俨然成为市民回归自然的诗意栖息地。
15年前,这里是另一番光景。八仙山公园建设前,范围内的三座山体杂草丛生、景象荒凉,原有实际林地面积300多亩。
“以前上山总要在草堆里钻来钻去。”家住西园街道的洪老伯回忆,2007年公园开始建设,最初的八仙山公园只有一个主入口广场和登山步道。后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更新,八仙山公园结合生态保护,不断改扩建,景观和功能也不断丰富完善。
“顺势而为”是晋江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八仙山公园的建设中更为突出。建成后对外开放的这十年来,八仙山公园被细细打磨,公园对于生态的保护也让洪老伯很是欣慰。这片浓密的山林,保留了八仙山三座山体95%以上的原生树木,促使八仙山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氧吧。
八仙山上起“楼阁”
昨日下午4点半,八仙阁的阁前广场人山人海,阁楼虽然还未对外开放,但已是人气十足。八仙阁是八仙山公园的核心地标,这座纯闽南古建筑风格、飞檐翘脊的阁楼,是游客进入八仙山公园必去的“打卡点”。
作为晋江的标志性建筑,八仙阁有众多看点。八仙阁造型挺拔、俊俏、沉稳大方,整座阁楼采用现代建筑技术与古代闽南建筑相结合的手法,整体设计形式及建造方式在国内乃至东南亚一带算得上是首屈一指。
八仙阁的建设颇具匠心。走进八仙阁,肉眼可见的是木头、石头及红砖。但其实钢结构骨架才是八仙阁受力的核心。八仙阁内部采用特制的无缝钢管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再套上直径1米、重达4.5吨的抽芯木柱,就这样“环环相套”,造就了眼前的“颜值担当”。
材料紧缺、工艺复杂、技工难求,是八仙阁建设这6年来攻克的几大难题。“单单五层就有5000多个构件,需要精准榫卯到位,将其拼成完整的藻井,即为室内顶棚呈伞盖形的独特装饰部分。”现场工程师介绍。
如今,八仙阁前面有八仙湖,后面为八仙山最高山丘,一山、一阁、一湖融合为一体,山水交相呼应,在夕阳照射下形成“回清倒影、静影沉璧”的意境。
八仙阁旁缀“七星”
八仙阁既是景致,亦可观景。
登上八仙阁的最顶楼,远眺,可以看到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金黄色的稻田,以及紫帽山上的气象监测站;近看,八仙山公园郁郁葱葱的植被尽收眼底。
仔细盘点,以八仙阁为核心,公园内散布着阁前亭、双影亭、对影亭、南风亭、桃花亭、亲子园长廊及古大厝7个构筑物,就像点缀的“七星”在“绿色海洋”中若隐若现。
2009年年底,伴随晋江推进城市建设的步伐,八仙山公园作为重点项目开始进行大规模改扩建,先后又完成园路系统完善、八仙湖、绿化提升、综合管线、园林建筑小品等,公园内绿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绿化率超过80%。
“公园成型之后,立足于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开始扩充内涵和完善服务功能。”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起,八仙山公园先后实施古大厝迁建、文武一品园、亲子园、书法石刻园、新停车场,以及南入口、西入口等项目。今年年底,八仙山公园历时15年的建设将暂时告一段落。
进园区,尽享闲庭信步的惬意;登阁楼,市区景象尽收眼底;逛书法园,感受艺术熏陶;进古厝,细品悠悠古情;入桃林,观人面桃花相映……如今的八仙山公园映衬了最初“生命之源、自然之本、运动之家、文化之园”的主题理念,不仅成为市民最喜欢的运动休闲去处,也成为晋江城市建设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印记。
(记者 蔡斯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