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胡幼芳主任医师答:
孩子的语言学习有一个基本过程,1周岁以内孩子的发音一般是无意识或仅有简单的单音,3岁后就能比较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了。对于说话晚的孩子,如果孩子的听力和发音器官均正常,认知能力及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正常,父母不妨“等等看”,并多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如果到3岁时孩子的发音仍不清晰,甚至别人听不懂,孩子的说话能力总不见提高,就要咨询医生了。但如果孩子除了说话晚,还有认知能力差、动做发育迟缓、理解能力差,行为异常等表现,则要尽早带孩子就诊。
孩子说话的早晚存在个体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很多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孩子说话或把孩子发音不准当笑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变得不肯开口。
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家中语言环境过于复杂。在多方言的家中,家人应该达成统一语言,可以尽量用普通话和宝宝交流,尤其在宝宝的语言爆发期(1—2岁),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避免照顾周全而使宝宝语言滞后。对孩子的要求要延迟满足,比如孩子想吃苹果,家长要有耐心,让宝宝自己表达出来,使他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语言上,增加宝宝说话的兴趣。
3.创造语言环境,多和孩子交流。让宝宝融入同龄的小朋友中,可以使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语言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