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2011年齐鲁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以一场重量级高端论坛收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表示,以限购为代表的楼市调控没有明确的停止时间表,调控还将继续加码。
陈淮认为,调控的根本措施要靠完成四个调整,即城市结构、中央和地方税负关系、土地制度、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但这四个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出个“国几条”就能解决的。
调控防通胀停止暂无期
“为什么要调控?要反通胀。”陈淮的主题发言以这样一个自问自答开场。陈淮表示,自2010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面临的第一个迫切问题是反通胀。
陈淮称,目前中国遇到的是输入型恶性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美元货币量化宽松。在目前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对楼市的调控没有明确停止期限。
陈淮预计,未来几年内,利率上浮的幅度将在80%—100%。这意味着,贷款购房成本将逐渐增加,甚至翻番,这将是对楼市调控加码的一种手段。
让低收入群体优先改善
陈淮称,国内房地产发展的十几年,功劳是巨大的,“包括济南在内,全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总量是20年前的7倍。”
但陈淮说,这个过程并不是人人都均衡的,而调控的目的也就是解决楼市发展中不同群体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建保障房的目的就是要干这件事,让那些在福利分房下没分到房子的老职工、低收入群体优先改善。这就是今年建1000万套保障房和未来五年建3600万套保障房以及督察组到济南来重点督察保障房的目标”。
二三线城市人口要增一倍
在回顾历次调控出现的“越调越高”的怪圈时,陈淮总结,从过去几年的经验可以看出来,“只要人口继续过度地向很少的几个大城市流动,调控目标永远达不到”。陈淮称,调控第三个目标是调整地区发展不平衡。
陈淮表示,国内人口分布结构是沿海、特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城镇,农村,比例为2:2:1:5,希望用10到20年时间,把比例调整到2:4:2:2,也就是说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10到20年里人口所占比重是不会增加的,而二三线城市要增长1倍,农村人口从五成降到两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