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川
“少小”离家难舍家国情怀
“老大”回来重温校园生活
“我叫黄祖申,但是我喜欢你们都叫我黄大哥。”黄祖申笑着说,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金框眼镜下的两个小眼睛眯成一条缝。26日的黄祖申白色衬衣搭配蓝红相间领带,西装笔挺,戴顶毡帽、脚穿一双翻毛皮鞋,绅士又时尚。若不是参加答辩,他会穿最鲜艳的衣服出镜。因为他自诩是个“时尚老头儿”,最会搭配衣服了。
1943年,黄祖申出生在成都小关庙一带,6岁时全家去了中国台湾,之后加入美国国籍,还在美国修读了硕士课程。他离开成都已经快70年,英文讲得很溜,不过中文和地道四川话也能随意切换。“我的根在成都,怎么能够忘了说家乡话呢?”不仅没有忘记家乡话,黄祖申对成都的凉粉、蛋烘糕、糖油果子等美食如数家珍。
黄祖申家境殷实,从31岁开始做服装生意,生意遍布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身家早已逾千万。说起为何要来川读博士,黄祖申说做了一辈子生意,但是从来没有放下过学习。他出生在空军世家,在台湾读的是空军学校。因为受家庭的影响,对中国近代史有浓厚的兴趣。七年前,黄祖申退休,将生意交给儿女打理,自己则沉浸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经常去大学里旁听,正式求学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我的根在成都,我希望到成都念书,重温校园生活。”
入学
年轻7岁的博导称他“老黄”
老坐第一排 带动全班好学风
作为博士生导师,陈廷湘教授比黄祖申年轻7岁,陈廷湘教授称他为“老黄”或“黄先生”。黄祖申说,川大的历史学院在业界名气很大。经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陈廷湘教授,并被陈教授的学识折服,决定要拜他为师。
陈廷湘教授回忆起当时“接收”这名学生时的情景时说,最怕他在上学期间身体出现问题。没想到,老黄一听“不乐意了”,当即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功夫,展示他的肌肉,以证明自己身体很棒。
“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学者系统研究过抗战时期美国援助国民党空军建设的情况,老黄的研究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陈廷湘教授对黄祖申把“美国军援与国民党空军的建设”定为研究方向表示肯定。
在陈廷湘的印象中,老黄不仅从来没逃过课,而且上课总是坐在第一排,同班同学看到他年龄这么大都还在认真学习,学习积极性也被带了起来,“有他上课,学生的出勤率总是出奇地高”。
老黄从进入川大那天开始,就一直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千万富翁川大读博”的消息甚至引来媒体纷纷报道。因为媒体过度关注,远在美国的子女开始担心他,不止一次打电话催他回美国,“儿子说,赶紧打包回来,你的学业重要还是你的命重要?”老黄说,他几句话就打发了,“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读博是我的梦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