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风气怎么样?
第一个大学生:
“全仗母亲带了个好头”
罗碧波是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秧田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罗碧波6兄妹先后考上大学,弟弟罗晴和女儿罗兆婧是博士。
罗碧波说,这一切得力于有一个好的家风:“全仗母亲带了个好头。”
罗碧波88岁母亲张秋香,没上过学,扫盲时读过两个月夜校,从此对书爱得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天还坚持读书两三个小时。
“母亲说,她要是生在现在,肯定也可以成为博士。”罗碧波笑着说。
罗碧波所说的好家风,是罗氏家族传统家风家训的延续。现在,秧田村家家户户挂一块匾,把家风家训写在上面。
村里一面古老墙上,一一展示昔日秧田村罗、张、陈、屈、肖、何、朱、李、付、王、邓、刘等17个姓氏的祖风家训。其中,罗姓家族祖风家训是“奉祖先、孝父母、和夫妇、严闺阃、亲宗族、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存忠厚、尚勤俭、习礼仪、戒为非、戒赌博、戒争讼、戒溺女、戒洋烟”。
秧田村不是简单地恢复古老家训,而是化故从新,开启新时代家风家训。
村干部汤华好家的家风家训是“诗书启后,孝友传家”。为了让家人谨记、遵从,她把家风家训作为微信群名字。“我们希望每家都这样,可以在传播中影响人、规范人、塑造人。”汤华好说。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村里正在建设湖湘耕读文化馆,计划10月建成,包括3个板块:弘扬传统优良家风,忠信笃敬,尊师重教的家风文化展示区;展示见贤思齐、互助友爱的乡贤文化体验区;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体验区。
文化传承,不能在口头,要把东西实实在在展现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是汤华好反复强调的观念。
秧田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个文化环境,而不只是一个生存环境:600多年老龙井,修葺一新,传言临考前,喝一口井里的水,一定金榜有名;300多年老槽门,展示秧田各种传说、故事、家风家训;400多年老桥亭历经风霜,浩气天壤;每月一讲道德讲堂,与10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是新修的;建于民国时期的秋天龙舟码头,每年端午上演盛大龙舟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