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苦恼/
买了几十种儿童口罩
广告与实际效果相去甚远
2016年12月16日下午,北京中关村一座大厦的茶馆内,十几个人正谈论当下几款口罩的优劣。
其中一人拿着一款苹果大小的雾霾测量仪放进一款口罩内,几十秒,雾霾指数变为零。换成另一款口罩,指数降到一定程度后,却不会再降。
那款雾霾指数为零的口罩,就是侯琰霖和和他的“博士爸爸团”的产品。
2011年10月22日,网络大V、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出一条微博:“妈呀!有毒害。”当天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是439,PM2.5指数为408。通过他的这条微博,许多人才知道了“雾霾”、“PM2.5”等词。侯琰霖也和很多人一样,从这一年开始关注雾霾。
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一年,侯琰霖的女儿三岁。为了增加孩子在户外的时间,侯琰霖当时搜罗了市面上能找到的几十种自称防霾的“儿童口罩”,但他发现这些口罩的广告效果与实际效果相隔太远。
侯琰霖说,买不到合适的儿童口罩,成了那时家长普遍的烦恼。
爸爸的选择/
“博士爸爸团”自己动手
耗资百万,方案改进160多版
能不能自己做一款呢?2013年11月,他把这个想法发到了微信朋友圈。看到侯琰霖发的朋友圈,朋友们深有感触,纷纷支持。
侯琰霖说,最开始是想约几个朋友一起众筹做口罩,供大家使用。但随着志愿者和关注者越来越多,这个原本为自家孩子做口罩的行动,变成了一项社会公益行动。
“最初整个团队有三四十人,来自各个专业,有材料科学的、医学的、设计的、心理学的,由于我的社交圈主要在高校,这些朋友大多都有顶博士帽。”侯琰霖说,在制作口罩过程中,每个人都主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经过团队不断讨论,最终对儿童口罩的制作形成了一份共识——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要有深思熟虑的创新设计,要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口罩。
整个开发历时一年多,投入资金逾百万,设计方案改进160多版,“博士爸爸团”终于做出了一款孩子喜欢、大人放心的儿童防霾口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