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沙河镇有一位叫窦宇宏的老爷子。两年前,记者上老人家采访,意外发现窦老的床头,张贴着一张自制的“儿孙探望年度排行榜”,谁探望次数多少,榜上皆有明细。本报当年(2014年9月19日)报道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
贴满全家福的相册老人经常翻看。王海燕摄
窦老和家人的合影。
排行榜后续故事如何?新年刚过,记者给老爷子发了条问询短信。10分钟后,已经95岁的窦老给记者回复:“新榜单已发,欢迎来家中坐坐。”
1月18日,一个周三的上午,记者跳上了昌平线地铁,前往窦老家中探望。
谁来都记上一笔
下了地铁,辗转两路公交车,到达窦老所居住的沙河镇五福家园,已是上午10点。
“你怎么才来啊,他们刚走。”窦老的大女儿窦肇富,在门口认出了记者,语气中透着嗔怪。
“他们是谁?”
“我二妹、三妹他们几口。”
进窦老的卧室,老人正弓着背在桌上写着什么。叫了几声“窦老”,没有回应。再一看,老人没戴助听器。于是记者径直凑到书桌跟前,想看老人究竟在写什么,没想到只瞄了一眼,记者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摊在老人桌上的是一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的《劳动报单》,发黄的纸页上,印着“出勤天数”、“工分”等字样。老人正聚精会神,把刚刚到访的几个女儿、女婿的名字以及“出勤”时间记录到对应表格上。
“你来啦?”发现记者在窥视,窦老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戴上助听器,老人从抽屉里取出一摞大大小小的纸片,全是排行榜单。“他们来了,我就登记,登记完了,排名次。”
细看这些榜单,记者更乐了:不仅有年度排名,还有每个月的排名、每个季度的排名,“窦老,您这排名比报社对我们的业绩考核还细呢!”
窦老笑而不语。新出炉的2016年探望榜单贴在老人床头的暖气柱子上。榜单上显示:2016年三女儿肇昌来得最勤,105次。二女儿仲富和四女儿仲昌紧跟其后,分别是91次和88次。大女儿肇富因为和老人居住在一起,不在榜单上。
几个女婿的出勤次数从87次到37次不等。其他,外孙和重外孙们有的出勤30多次,有的10多次。
顺着榜单往下看,一个叫“宝宝”的,记者看着有点儿眼生。“宝宝”是谁?老人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我的第5个重外孙,去年10月28日出生,还不到百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