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two three,fly!”随着孙小然(化名)“一声令下”,王大山用力将他举得老高,屋子里传来两人爽朗的笑声。
说出这句简单的英文,对家住长沙青园社区的11岁自闭症患儿孙小然而言并非易事。在一次次“举高高”的游戏互动中,来自意大利的王大山终于让他做到了。
王大山(左二)和妻子李艳(左三)获颁来自天心区教育局和残联的感谢状。 曾奕 摄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王大山和他的中国妻子、长沙青园小学教师李艳顶着寒风,再次走进孙小然家中“送教”。看到两位老师的到来和送给自己的绘本、毛绒玩具,此前一直紧盯着电视屏幕、与家人几无交流的孙小然终于转移了视线,一脸兴奋。
1岁多发现异常,3岁最终确诊。“几乎不怎么说话,要说也就两三个字。”在孙小然母亲的描述中,因为社交、沟通障碍,儿子自小就没有情感,也不依赖父母,以致足龄后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到校接受义务教育。
与王大山夫妇的“结缘”,让孙妈妈开始在儿子身上发现一些可喜的变化。“以前会抗拒家人教他识字,现在很享受送教老师的教学过程,理解能力也增强了。”
为保障残疾少儿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9个月前,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和天心区残联决定开展一项针对该区未入学残疾少儿的“送教上门”行动。根据家庭教师自愿、免费教育原则,官方按“二比一”的师生比例,选定了28名中小学教师与14名未入学残疾少儿家庭合作开展服务。
来自湖南一高校的外教王大山,是积极参与该行动、上述教师之外的一名“编外”送教者。
“这些小孩比较特殊,需要更多人的关怀和帮助。”在妻子申请加入送教队伍时,感动于这一公益之举,王大山决定一同前往。“他平常就热衷做义工。”对此,李艳欣然应允,并希望自己的外籍丈夫能为孩子带来一些不同文化和“新鲜东西”。
夫妻俩和青园小学的另一名教师最终与孙小然家结成“对子”,每周风雨无阻轮流上门为其送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