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洋插队”
顺义龙湾屯镇柳庄户村,穿过一个十字路口,笔直的柏油路边就是石嫣创建的“分享收获”农场。刚过正午,一片深秋暖阳下的农场笼罩着一层金色的光芒,26座现代化大棚里种着生机勃勃的蔬菜,在查看西红柿大棚时,石嫣发现第一畦的西红柿秧从支架上掉落,她迅速联络看管大棚的农户大叔。很快,棚外就响起了脚步声,大叔应声而来。
大叔也是石嫣团队中的一员。在这个由20多人组成的团队中,以年龄划分了“两派”。一派是以石嫣为主的技术型人才,她们普遍只有20多岁;另一派就是60岁上下的农村老人。“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涌向城市打工赚钱,这些老人在家里也想发挥余热,所以,在农场里做熟悉的农活,他们也感到很充实。”从农产品的生产、物流、客服到农产活动,团队中的每个人各司其职。
在团队里,34岁的石嫣被大伙儿称为“掌柜的”,很多农活她都参与其中。因为长期户外劳动,她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其实,除了种地,宣传CSA理念,是石嫣这几年不厌其烦向别人讲得最多的一件事。
CSA可以译为“社区支持农业”。它指的是,社区每户家庭对农民生产做出承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承担农产品生产的风险并分享收获,而农民则负责任地对待土地并进行生态耕作。简单来说,就是取消中间商,消费者预付菜金,农民采取有机的方式悉心耕作,双方共担风险,在收获时由项目组织者负责将当季蔬菜按时送到消费者家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