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持证在手 大学生就业不愁?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最新消息,我国已在90个职业采取了准入制度,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有89.7%的人曾经参加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其中34.5%的人握有一种证书,57.2%的人握有2~3种证书。

  记者在与篮球比分直播:各高校学子的交流中发现,如今不少大学生不仅仅将目光放在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上,包括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心理咨询师证以及一些只有业内人士才能叫得出名字的证书,也成了他们奋斗的目标。如此花样繁多的证书,是否真的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助推器?大学生所持的证书,企业是否看重?

英语、计算机、驾照 大学生人均有3证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仅去年我省就有35.6万人参加了职业资格鉴定统考。目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证书大概可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资格型证书,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外语能力型证书,如雅思成绩证书、托福成绩证书等。

  那么究竟什么证是目前大学生首选的呢?记者在华侨大学、篮球比分直播:师院、仰恩大学等篮球比分直播:多所高校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大学生手持四五种证书很普遍,而持有英语四六级证书的人最多,基本上每个班级的同学必报。此外,计算机二级证书、驾驶证紧随其后,而普通话等级证、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也是考证一族的最爱。

  “现在的我们对未来很迷茫,为了日后好就业,所以多考一些证以备不时之需。”仰恩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周欣欣告诉记者,目前班上的同学都报考了英语四级考试,因为这个和自己日后能否获得学士学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也是就业的敲门砖,很多公司都会要求应聘者通过英语四六级,若是没有此证书,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证书越多 心里“越踏实”?

  人力资源师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报名考试、驾照考试、2011年球探体育比分:秋季公务员考试……面对记者,篮球比分直播:师院法学院大四生谢雅静掰着手指头算着,从暑假至今,她已经参加了近10场大考小考,大四学年是考试的一年,专业课程所剩无几,除了一篇毕业论文,其余的时间她打算全部用在备考上,因为刚上大一时,毕业班的师姐就告诉他们,就业很难,在校期间要多考一些资格证,多一个证书,就多一块求职的‘敲门砖’。“大四本来就是这样安排的,不只是我,我其他同学的想法几乎都跟我一样,虽然可能考的证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但还是会有一种安抚的心理,觉得考了总比不考好。”

  同样的,在华大、仰恩等高校,也出现了很多考证族的身影。仰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施国钦告诉记者,他的一名舍友就是铁杆的考证族,从进入大学后就开始神龙见首不见尾,天天清晨6点钟起床,到校本部上课或到校外培训班学习,每天的课时排得满满的,到目前取得的证书不下10种,更别说进入大四了,除了考证外,还准备考公、考研,他们只有在睡觉的时间才看得到他。

  华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黄鸿源说,进入大学后,他本来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但进入大四后,见周围的同学都很忙碌充实,他耐不住“寂寞”,也跟着许多同学报这个报那个,成了名副其实的“考霸”。当问小黄考那么多证件的意义何在时,小黄坦言,考那么多证书也是不得已,身边的同学都在考,若是自己不考就会落在后面,而且当自己手中的证书多了,心里的底气就会比较足。“总之,不管找工作时是否需要,有总比没有好,就当是为日后就业多一个方向。”

  在采访中,不少受访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想法均和黄鸿源的想法一样,其中还有不少大一新生已经计划好了四年时光将要考到哪些证书,以备今后就业所需。

“赶考”需理智 证件多未必好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当前,对于考生来说,多本证书多条出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面对大四毕业生日益高涨的考证热潮,部分专家表示了担忧。

  “很多应届毕业生在赶考时过于盲目。”华侨大学社会学肖北婴教授说,虽然说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和学历学位证是求职的敲门砖,但最终吸引用人单位聘用的人才肯定是能力过人,而不是拥有一大堆证书的“应试人才”。真正的大企业并不会特别看重所谓的证书,学生通过考试获得了证书,只能说明学生考试过关,并不代表学生拥有与证书相匹配的能力。此外,假如应聘者提供的证书与应聘的岗位无关,企业甚至会怀疑应聘者是否具备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对此,厦门大学心理学教授戴小力老师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说,企业招聘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是否适合这个岗位,综合因素会考虑比较多。作为企业方,与所需职位相匹配的证书会作为应聘者能力参考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全部。如果没有任何目标,为了考证而考证,拿到的只是一个分数。因此,学生要在考证热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证书虽然能够增加招聘方对专业度的认同,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因此,两位专家建议毕业生找工作前,必须要了解工作所需要的硬能力是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是可以的,盲目考证会让企业认为应聘者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规划,到时可能会得不偿失。(本网记者 黄晓燕)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球探体育比分:篮球比分直播: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