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农历正月十六,距学校开学还有一天,莆田仙游县石苍乡石阳小学副校长张元滔却有点担心,这个学校从早先的三百人锐减至如今的数十人,生源的不断减少,让撤点并校的风声再次传入他的耳膜。
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近几年来,生源流失的速度之快让乡村教育几乎成了农村边缘群体留存受教的最后阵地,而教育资源又因现实性无法有效跟上,成为乡村百姓和一线老师们心头之忧。
隔壁小学唯一的娱乐就是一个篮球架和滑梯
村里只能偶尔见到一些村民
而短时间内大量涌进城市的乡村学生不仅对相对静态的城市教育建设是个严峻的考验,甚至因此而延伸出的与教育相关的其他产业发展问题也接踵而至。东南快报(微博)(微博)记者经过连续数天实地采访调查,以仙游县石苍乡为乡村教育变迁的样本,尝试了解城市化进程下,这个偏远村落教育变迁的肌理脉络。
现状:生源骤减出现老师比学生多的畸状
2016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在绕过几十公里的山路之后,东南快报(微博)(微博)记者一行驱车进入莆田市仙游县石苍乡隔壁村。经过篮球比分直播:短暂的喧嚣之后,村里已少见炊烟,村道上偶尔只看到几个儿童及老人的身影。隔壁小学尚未开学,教学楼一层的部分教室被转为阅览室等其他用处,透过窗户,里面布满了灰尘。
当天下起了小雨,小学门口的小卖部里,四个大人正烧着炭火取暖。
“村里90%的人都出去了”,其中一位大人告诉记者,隔壁村如今有近2000人,但留在村内的却寥寥无几,“村里没有什么可谋生的,只能进城,进城的人又将孩子带出去”。
隔壁村支部书记黄剑锋感叹,村民经济条件的改善是件好事,但这种变化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是隔壁村小学生源的迅速减少,原先最高峰时该小学有近百人(从幼儿园到六年级),老师也有八个。
如今,这个数字大幅缩水,整个学校的师生数只有9人,其中幼儿园和小学生共七个,老师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校长。
在石苍乡,距离隔壁村只有两公里左右的石阳村石阳小学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去,比起曾经三四百人的规模,如今只有不到二十个学生。
没有人会为这样的境况感到吃惊,但没想到变化会来得如此之快。
石阳小学的副校长张元滔在石苍乡任教已有二十多年,先后在数个村子之间调换教学,“2006年我在五湖村时,六年级一个班有四十多人,每年都是十几个十几个地走,如今也剩的差不多了”。面对空荡荡的校园,张元滔和其爱人颇觉得无奈,有时校园搞卫生的人手不够,他们要亲自上阵。
由于近几年生源数锐减,撤点并校的风声曾一度传入石苍乡。但因为各村距离相对较远,即便同在一个乡,最远如老山村到石苍乡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此政策毫无疑问地遭到乡民们的强烈反对。
位于石苍乡政府旁的石苍学校也是于2010年因顺应时代潮流,将原先的小学和中学合并而成。
据石苍乡教管办提供的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乡目前仅5所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四所基层小学),全日制在校中小学生总共只有66人,全乡教职工也有66人,但全乡3—18周岁的学龄人口却达2789人。
石苍乡教管办主任温秀祯告诉记者回忆,全乡十个行政村,以前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有的还设有附中,学生数一度达到两三千人规模,教学成绩也卓有成效,其中从济川村走出的学生曾连续三年有人考入清华北大。
乡村老师流失新鲜血液难注入
据温秀祯的统计,从石苍乡出去的学生,随家人进县城、出县、出省各占三分之一。而乡村学生和老师的流失不单只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是多种力量的合谋。
张元滔说,对于在城里务工的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在乡就读要么由爷爷奶奶带着,要么托付给亲戚朋友,这里面便涉及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隔代教育及人情问题。
而随着经济提升,家长对孩子所受的教育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上县里政策扶持城区民办学校逐渐成长起势。在2008年前后,学生进城成了一种风气,孩子是否进城读书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家庭在村里的经济能力及社会地位的标准,刺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城,最终留下的无外乎经济实在贫困及因其他特殊原因而走不出去的群体。据黄剑锋透露,隔壁小学留下的学生中,近三分之一为低保户。
几乎在同一时期,学校的教师也在不断流失,张元滔分析,山区毕竟交通不便,进了山里的老师圈子小,成家是个难题,家在城里的,则照顾上又多有不便。而对于山区教师的补贴,有老师打趣称,“只够每月来回路上的车费”。
这种环境之下,一旦城里有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考试竞聘,乡村教师的选择便可想而知。
困于现实条件,新鲜的血液也无法及时注入乡村教师队伍,至今,在石阳小学,英语老师处于空缺状态;石苍学校内,美术及体育科目至今无专职教师出任。
部分学校因为缺少老师,出现了年级断档的情况,比如隔壁村此前五六年级的老师走了,一旦学生升到该年级,困于无老师教学,就得进城就学,由于人力原因,便出现高年级连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出外就学的情况。
探因:进城求学成主流民办学校兴起
县城民办教育的兴起,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仙游私立一中如今已是民办学校中的佼佼者,该校校长王明忠告诉记者,学校从早先的四个班迅速发展,到最高峰时有上百个班级。如今的学生数控制在五千人左右。
如此,几股力量的合力之下,乡村教师的流失在所难免。
石苍学校的另外一个极端是,合并后的该校教师数(38个)已超过学生数(中小学共34个学生)。该校校长罗文清告诉记者,14个中学部教师中,已经有4个下到基层小学支教。
温秀祯告诉记者,据其所了解到的数据,山区初中教师已多出数百位左右,日后或将面临分流,但因新教师难进山,且老教师面临自然减员问题,部分因经济压力,返乡务工等状况而出现的学生回流等情况或仍需要一部分教师群体。
在石苍乡采访的当口,不少一线老师的口中露出不少担忧,喟叹难得培养出来的好学生的流失,并为其感到难过,而那种上课时熙熙攘攘的闹腾如今也只成为一种记忆。
对于年轻教师们来说,课堂上少了学生,教学上的氛围日渐变淡,多少消磨着年轻老师的教学激情。一位老师直言,有时候提个问题只要有一个学生能应答便觉得欣慰,不过,在石阳小学张元滔的爱人看来,即便是再少的学生,家长把他们托付给学校,作为老师皆有责任教好他们,“我们都没有放弃这些学生,国家更不能放弃他们”。
早期大量涌入仙游县城的山区学生,由于公立学校的吞吐量有限,当其达到饱和状态后,其准入门槛便相对抬高。
据仙游县教育局副局长宋群毅个人分析,21世纪初,由于早期仙游财政紧张,加之周边城市如福州,厦漳泉等地渴求师资,仙游优秀师资有外流之倾向,当地政府于21世纪初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公立学校老师进入民办学校教学,并在政策上免除了这种转换的后顾之忧。
随着民办教育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的待遇也进一步提高并逐渐超过公办教师,最终有着稳定的优秀的教学团队,这也是为何仙游民办学校在民办教育大环境普遍不景气的市场之下,在仙游仍能适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教育局
“只要还有一个学生,这个学校就办下去”
目前乡村教育面临形势,宋群毅认为有两个趋势,其一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其二为农村人口向城里迁徙的趋势。而农村教育面临的空心化问题,一则因计生政策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其二则是经济的生产模式出现变化,带子女出乡受教几乎成了必然趋势。
据了解,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为实现“两基”达标,当时仙游县每个行政村至少都有一个小学,此后为落实“两高普九”政策,又增加相应的初中,以适应当时的人口结构。
但随着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原本320多个乡村,村村有学校的情况如今只剩下250多个学校(包括乡村教学点)。宋群毅说,撤点并校虽为整合教学资源,但在东南沿海地区实行的影响实际上较小,他们现在坚持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只要你村子里还有一个学生,这个学校还是要办下来”。
宋群毅坦承,一些教学点只有几个学生,其师生数远远达不到开齐开足课程的要求,若真要照此要求,则要配备大量的教学资源,无形中可能占用了更多的编制。因此,在部分山区学校,可尝试借用信息化等手段,通过远程教学,为学生开齐课程。
其表示,这是在传统师资配备,人事安排无法解决当下留守在乡村学校的孩子教育问题时所采取的教学辅助的手段。
对于乡镇超编的初中老师,宋群毅表示,他们将计划分三年,每年200位对其进行分流。另一方面,对于山区教师的补贴也将持续下去。
宋群毅说,对于进城的随迁子女,他们将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